隨著全球能源形勢趨緊,使用可再生、可持續的新能源取代傳統能源成為了各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必經之路,光伏產業成為高速發展的熱點領域。經濟性是驅動任何一個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美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用以鼓勵光伏產業的發展。從近期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中不難看出美國大力扶持本土光伏產業發展的決心。
美國是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場之一,現有的光伏支持政策大致可以分為財政激勵、管理類政策、財政補貼、本土貿易保護四大類,各類政策隨國際市場變化而不斷調整完善。通過政府政策的加強引導,有效驅動國內光伏產業發展。
財政激勵:稅收抵免是推動美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助力
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美國實行了多項以稅收優惠與減免為核心的財政激勵政策,包括ITC、PTC、消費稅&財產稅減免等,進一步降低光伏裝機成本及持有成本。
ITC是美國聯邦稅收抵免政策,是過去美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锻浵鳒p法案》提出將ITC政策延期10年至2032年,期間ITC抵免將從退坡后的26%上升至30%,到2033、2034年分別降至26%和22%。同時提出1MW以內的項目抵免額度從26%提高至30%,1MW以上的項目抵免額從26%降低至6%(滿足一定條件可至30%),這些都是光伏市場的重大利好。更新后的ITC政策將利好戶用和工商業小型項目,如政策落地,將進一步刺激美國本土光伏市場的發展。
PTC政策是為售賣電力的能源生產者提供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稅收抵免,降低通脹法案將原計劃于2022年結束的PTC項目延期至2032年底。更新后的PTC政策抵免單價為1.5美分/kWh,隨通貨膨脹率上漲。簡單來說,ITC是基于太陽能項目的前期成本,而PTC是基于項目的產出。因此PTC政策對高產出、低成本的項目有較大吸引力,例如大型地面項目。
除了ITC、PTC抵免政策外,還有消費稅&財產稅的激勵政策,主要由美國各州政府提出或授權地方政府實施。美國大多數州政府都支持減免全部的財產稅和銷售稅,不同區域和電力公司針對符合條件的光伏系統給予補貼,有效降低企業和個人的光伏系統采購及持有成本。
管理類政策:制度設計明確商業模式
美國的光伏管理類政策一般指州政府利用法律法規、各種標準或約束性指標等方式,各地因地制宜,設立明確的目標,刺激需求的增長,其中包含配額制、凈計量政策、PPA電價等幾種主要的模式。
配額制目標由各州根據各地情況單獨設定,有效地保障了各區域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截至2022年6月,美國氣候聯盟成員的24個州宣布將在2040年實現73%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根據統計,美國已有31個州及2個特區確立了明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各州能源目標不斷更新上調,顯示出各地區堅定實現低碳目標的決心,從政策上支撐美國光伏產業高速增長。
凈計量政策是目前美國各州實施最為廣泛的政策,美國政府鼓勵居民自發自用,同時多余電量可出售給電力公司。在凈計量政策的刺激下,不僅節省了大范圍建設光伏發電系統的成本,也很好地解決了并網消納問題,提高光伏發電利用率。
PPA是發電企業與用電企業之間簽訂的協議,約定買方在一定期限內以約定的固定價格,購買到一定數量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近兩年來,光伏產業鏈價格上漲,在電價上漲的背景下,PPA價格基本與當地電價呈現同步上漲的走勢。2022Q1,美國光伏PPA價格達到36.31$/MWh,同比增長15.8%,環比增長6.0%。系統價格不變的情況下,PPA價格每上漲1$/MWh,對應IRR可以提升0.04pct左右。高經濟性的政策是驅動美國市場需求的重要因子,PPA電價持續上漲,保障了良好的收益率。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光伏企業將有強勁動力發展PPA,以此獲益。
財政補貼:最直接的扶持政策,推動產業發展
美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離不開一個重要的推手,即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國家為了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由財政安排專項款項提供給相應的企業或項目,以扶持行業發展。近3年來,美國相關新能源財政補貼政策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與儲能行業。
面臨歐美電價大幅波動、能源危機持續發酵的大環境,美國補貼政策正在積極推動光伏產業的發展。在《通脹削減法案》中,計劃通過提供10年稅收抵免的補貼方式鼓勵企業和個人安裝屋頂光伏、熱水器等。針對制造端生產環節,光伏組件、逆變器、儲能電池均有一定的補貼,將有助于降低終端價格,引導更多企業和個人進入光伏領域。
本土貿易保護:大力發展本土光伏制造,降低進口依賴
近十年來,美國對進口光伏產品采取多項貿易限制措施。美國開展本土貿易保護的背后,是美國渴望大力發展本土制造業和去“中國制造”的野心。美國通過限制生產國的商品出口,征收多輪關稅,以支持和保護美國本土光伏產業的發展。但受限于人力成本、技術壁壘、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等影響,目前其制造業仍然不具競爭力。
美國的光伏市場主要依賴海外進口,本土幾乎沒有硅片和電池片的產能。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可用組件出貨量30.45GW,其中進口光伏組件22.97GW,占比75%,本土生產量僅有4.23GW,占比不到14%。進口來源地區中,49.2%的組件來自中國內地、中國臺灣、新加坡和越南,幾乎占據半壁江山。21.7%來自韓國、泰國,阿特斯、天合光能、騰暉、正泰等在泰國設有工廠,技術和成本優勢都遙遙領先的中國光伏產業鏈占據了主導地位。
就目前而言,已板上釘釘的《通脹削減法案》將會大大刺激美國本土光伏產業鏈的發展,而美國若想要建立屬于自己的產線,必然需要大量的光伏生產設備。中國光伏設備性能領先全球,美國很難完全脫離中國建立本土的光伏制造產線,中國光伏設備廠商將率先獲得利好。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報告顯示,2022年,美國計劃安裝的太陽能裝機容量為17.8GW,然而2022年上半年,美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僅4.2GW,遠不足原計劃的一半,想要完成目標,2022年Q3-Q4美國光伏裝機就得加速提升。在本土政策的不斷加持,以及高收益的經濟性驅動下,美國光伏市場或將迎來一場大爆發。